自由黨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於2010年最低工資討論立法,當時建議最低工資訂在時薪20元,聲稱這是對業界「最冇殺傷力」的建議,否則三成食店會倒閉,被各界狠批刻薄,贏得「廿蚊張」稱號。食環署數字顯示,本港持牌普通食肆數目由2011年的8,561間增加37.82%至2010年的11,799間,其間食肆數目年年增加,至於他的預言,十年後並無成真。
鍾劍華回想張宇人的預言得啖笑,「我嗰時都話好呀,如果真係,咁店舖租金會即刻平晒,年輕人就可以創業,你無謂講呢啲冇理據支持嘅嘢」。他指出,香港經營者,尤其是零售業面對最大問題,是成本結構太大比例用於租金,用於勞工薪酬相對偏低,「如果真係有幾萬間、幾千間食肆執笠,令整體店舖租金水平拉低,成個社會都有好處,整個成本結構租金成份拉低,對邊個都有好處,對香港競爭力有好處,但我當時已講過係妄想」,結果亦沒有發生。
事隔十年,張宇人未有再支持20元的水平,但去年10月於fb上載影片,批評「最低工資真係害人。Too bad,《蘋果日報》係得呢樣睇嘢同我相信,因為黎智英係做廠仔,完全明白最低工資係冇着數嘅……但佢始終不停攻擊『廿蚊張』,因為有銷路。你唔講廿蚊張,當時賣唔到報紙」。本報再邀請張宇人受訪,張透過助理回覆稱對此議題沒有補充,拒絕受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