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Viu懂得做生意,見疫情嚴重,禁足令幾乎來了,人人滯留在家,果斷推出大量經典復刻。先來1991年版本《東京愛的故事》。以為Netflix霸佔了網上串流平台絕大市場?不夠本錢開套《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》,只要肯動一動腦筋,還是鑽得出罅隙。
朱咪咪十多年前的演唱會也可能是經典,放上大台的黃金時段播放。是節約成本?是睇死電視觀眾情願再看黎耀祥扮羅文也不會轉台?是防疫措施?算不算對《勁歌金曲》對菊梓喬對吳若希對周柏豪的侮辱?個個星期葉振棠、方伊琪、呂珊,然後又葉振棠,好像連挑選舊作也懶惰。
人家好歹也選來日劇之神木村拓哉的舊作,等於選來陳奕迅的演唱會或郭富城的演唱會來重播。照道理,應該對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也具備吸引力。還有看《教場》、《搏命保鑣》或者《摘星廚神》的新朋友,會想看看木村拓哉年輕時究竟有幾厲害。像我這一代,更加不能抗拒。
第一次看木村拓哉,是《愛情白皮書》。印象已經很模糊,只記得藤井郁彌首主題曲《True Love》,好聽到震,即使集集播百幾次,也聽不厭。隱隱約約間,還記得一個道理:這個世界畢竟講求論資排輩,男主角掛居保是個男女老幼都喜歡的萬人迷,由木村拓哉飾演,本來是絕配。竟然選擇之前拍了《東京愛的故事》特別篇的筒井道隆,木村拓哉要飾演媾唔到女的可憐蟲取手治,都真係有冇搞錯。幸好,靚仔到木村拓哉的程度,用了不足三年時間已經成功平反。
看《悠長假期》的時候,我中七。還愛看港劇,但明顯感到《天地男兒》遠遠不及《大時代》,《西遊記》也不是周星馳。美劇代表是《仁心仁術》(ER)、《老友記》(Friends)、《X檔案》(The X Files),說到底就是製作精良得多的港劇。《悠長假期》像橫空出世的小清新。對於一個開始自命不凡認定品味比阿媽優秀的準大學生來說,不能說不愛。即使,觀看的,其實是質素最差勁的老翻VCD。
姊弟戀劇情不是最重要,有初出道的松隆子與廣末涼子也不重要。最重要是在大廈天台望到的廣告牌,最重要是彈彈波,最重要是首主題曲《La La La Love Song》。那時還未去過日本旅行,東京簡直像天堂,好像一去到,變不到木村拓哉,也是竹野內豐。報JUPAS,第一時間填中大的日本研究啦仲使諗?只可惜,那時在觀塘遇到個松隆子,所有時間精神心思放在兒女私情,完全視A-Level如無物。別說考入日研系,幾乎連大學也讀不上。
當年勉強讀到大學,住宿舍,《戀愛世紀》啟播。每個星期,要出沙田中心買隻老翻VCD,順便去食麥記換隻Snoopy。第一集,不得了,木村拓哉認識松隆子,因為趕不及搭上尾班車,齊齊開房。你告訴我,金秀賢、宋仲基、玄彬有沒有同樣親民的行徑?人生第一次去日本旅行,就是為了買水晶蘋果,買Casio手錶,看彩虹橋。人生從來沒有試過因為看完《悠長假期》而彈過一次鋼琴。
那時,最愛做一個心理測驗。題目很簡單:你喜歡《悠長假期》多一點?還是《戀愛世紀》?我是由頭到尾支持後者。然後,給無數朋友笑我cheap。尤其,女性朋友。《戀愛世紀》當然加強了充滿計算的娛樂性,例如性感尤物藤原紀香,例如樣樣道具也像植入廣告。相對上,《悠長假期》似小津安二郎,形象高雅。人類總喜歡向外界訴說自己愛看《紙牌屋》(House of Cards)不愛看《半澤直樹》。如果,你是女人,你喜歡《悠長假期》,我絕對理解。木村拓哉西裝骨骨彈鋼琴,視覺效果無敵,愛上外表不算特別出眾的山口智子,也容易讓一般女性代入。不過,作為男人,怎會不想做片桐哲平?基本性格是《律政英雄》久利生公平的前身,我行我素,人見人愛。唯一死穴是自以為最愛的女人愛上自己個阿哥。那時年輕,未了解情意結是怎樣一回事,完全不明白木村拓哉為何會因為純名里沙而折磨松隆子,正如不明白鈴木保奈美怎可能不敵有森也實。現在,才明白,勝負之分,當然跟外表沒最大關係,有沒有得到手才是癥結所在。
就這樣,二十多年。木村拓哉往後拍過同樣受歡迎的《美麗人生》、《律政英雄》,代表性也很難跟《悠長假期》與《戀愛世紀》相提並論。木村拓哉至今仍然是主角,但已少拍愛情劇,多拍勵志劇;甚至,你可能留意木村心美、木村光希,多過留意她們的父親。甚至,你根本只看韓劇,久久未看過日劇。不過,我永遠記得,在大學宿舍的房間,曾經擺過一大堆彩色VCD膠盒,曾經日聽夜聽《幸福的結局》。超級美好。那時候,牆身貼上楊千嬅《到此一遊》的唱片海報。那時候,還可以對未來充滿憧憬,還未見那個要拆走自由神像的甚麼Elizabeth Quat。
方俊傑
觀塘長大,壹仔打滾,偏愛西片、西劇、中日韓美女。利物浦快樂球迷,非西人一個。facebook : 方俊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