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耀廷千萬不能看的書 - 馮睎乾

戴耀廷千萬不能看的書 - 馮睎乾

據說中國有五千年文化,但從未跳出那個受詛咒的歷史循環。西方文化歌頌鍥而不捨探索世界、追逐知識的英雄,所以但丁筆下的尤利西斯,在特洛伊戰爭歷盡滄桑後,還要離鄉背井繼續航向大海,認識更多的世事,而浮士德與魔鬼立約,並非為了享盡榮華富貴,而是決心「躍進時間的急流、事件的漩渦」(in das Rauschen der Zeit / Ins Rollen der Begebenheit),盡情感受一切人類可感受的憂樂悲歡。

想像一下像董建華、梁振英、鄭月娥這類中國人,如果他們有機會遇到魔鬼,會祈求什麼呢?李登輝空有一副中國人的皮囊,但精神世界絲毫不中國化,甚至不是一般洋化,而是昇華到跟魔鬼交易後仍能得到救贖的浮士德境界。他的思想帶日本武士道元素,也有透過精讀《浮士德》和《衣裳哲學》而滑進意識的靈知主義精神(儘管他本人未必知道那就是神秘的靈知主義)。

今天已很少人知道《衣裳哲學》,更少人像李登輝那樣虔誠拜讀,真正懂他內心的人應該寥寥無幾。此書作者卡萊爾,是維多利亞時代殿堂級作家,精通十種語言的民國奇人辜鴻銘對卡萊爾佩服得五體投地,阿根廷大作家波赫士喜愛《衣裳哲學》到極點,能大段大段背誦。至於《浮士德》,那是約翰馮紐曼得了骨癌躺在病榻上,仍能隨口背出來的經典。兩書關係極深,比如說,《衣裳哲學》那個代表「永恆否定」(The Everlasting No)的惡魔,根本是《浮士德》的魔鬼,其自我介紹正是:「我是那個永遠說不的靈。」(Ich bin der Geist, der stets verneint)只有讀通這兩本書,才算受過「靈智之火的洗禮」,獲得靈性上的自由。

獲得這種自由的人,不把權勢名利當一回事,而正因為不當一回事,才弔詭地得到一切——這是「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哲學」。《衣裳哲學》有段話:世人所爭,不外乎「殼之盛宴」(feast of shells),蛋黃與肉早被掏空,即使你成功奪得,也不足充飢,何不慷慨分贈虎視眈眈的人呢?眼界決定境界,境界決定成就,《衣裳哲學》不但可提升境界,更帶有某種「魔法」。我最擔心剛失業的教徒戴耀廷會看這本書,萬一遇上當年選中李登輝的魔鬼,受到二度洗禮,真不敢想像他會做出什麼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