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戲派】新海誠≠宮崎駿風格5大不同

【好戲派】新海誠≠宮崎駿
風格5大不同

日本動畫界彗星新海誠,新作《你的名字。》在日本大賣,有人封他為「新宮崎駿」。然而,新海誠和宮崎駿的作品,無論畫風、內容、命題以至風格,都存在極大分野,硬要將兩位大師的作品拉來比較,對他們都不公平。新海誠作品大多探討人際關係,呈現殘酷現實,反觀宮崎駿動畫,比新海誠的多了份童真及寓意。
撰文:馮國康

香港上映日期:11月11日

1.寫實VS虛幻

嚴格來說,新海誠不是一個動畫師。大學主修文學的他,從未正式修讀美術課程,這限制下,其筆下的主角樣貌和肌肉線條都較簡單,但他每一幅構圖都畫得非常仔細,並利用光線和陰影去構圖,「黃昏」是其作品的主要元素;宮崎駿則擅長形象化角色,諸如一頂草帽已交代出角色背景與性格,且背景多設於虛幻國度,多以藍天白雲為主,也配合其飛行、夢想及大自然等命題。

2.直接VS婉轉

也許是文學系畢業的關係,新海誠對文字有獨特的敏感度和細膩性,加上他酷愛村上春樹,令其作品散發着文青味。他慣用獨白交代主角心理變化,更是一針見血,很有王家衛風格。相反宮崎駿愛透過角色間的對話去推動劇情和滲出道理。

3.殘酷VS童話

新海誠與宮崎駿作品的最大分別,就是兩者呈現的世界觀。前者採用現實背景,由生活瑣事延伸故事,題材貼地;後者架構出虛幻國度,如果宮崎駿代表了童話世界,那新海誠便代表了殘酷現實。正因為此,新海誠的作品由《她與她的貓》到《你的名字。》都有「電纜」、「火車」等元素。

4.淺白VS深奧

新海誠曾說自己只是一個用動畫去細說愛情故事的人。的確,愛情是他的主菜,而這種愛情,是那觸不到的無奈、似有還無的悸動,他會利用「火車」、「平行時空」和「巨塔」去影像化這段愛情的距離,《秒速五厘米》正是男女主角相隔的距離。相反,宮崎駿的電影除探討愛情,還包含親情、友情,亦滲進反戰意識,逼觀眾反思人類的存在價值,明顯深層次得多。

5.單一VS廣泛

綜觀以上四點,新海誠的作品是不太適合兒童觀看,反正他們不會理解成人世界。至於宮崎駿作品的厲害之處,正是不同年齡會有不同體驗,作品越嗒越有味。

【《你的名字。》有望收15億】

《你的名字。》講述一對互不認識的高校男女,於交換身份後的一段奇幻經歷,情節細膩且感人。該片已於日本創下連續9星期票房榜冠軍,截至前日已累積逾13.2億港元,取代《跳躍大搜查線:封鎖彩虹橋》成最賣座日本片第4位,片商有信心最終埋單可達約15億港元票房收入,同時,該片在台灣上映10天,已錄得逾1,306萬港元票房,超越《午夜凶鈴》成為台灣史上最賣座日本片。